摘要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藍翅金剛)是數量最稀少的金剛鸚鵡之一,由於棲息地被嚴重的破壞,現今的野外數量十分稀少,它們在1989年時即被列為華盛頓公約中的一級保育類鸚鵡;國內籠養的數目非常少,國際上的數目也不多,但人工眷養的繁殖成果不錯,手養鳥是很好的寵物,但是個性較為獨立,需要飼主時常的關心與互動,若無受到應有的關愛與註意或與主人互動不佳,有可能會變的有侵略性與吵雜。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簡介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又名:伊力格氏金剛鸚鵡
拉丁文名稱:Propyrrhuramaracana
英文名稱:Blue-wingedMacaw
繁殖方式:卵生。繁殖季大約在每年的春季到夏季,一次約可以產下4到5枚卵,孵化期約26天,羽毛長成約12週,16到20周可以自行覓食,一年甚至可以繁殖高達3次。
地理分佈:巴西東部、巴拉圭以及阿根廷東北部
食性:大部分是種子、堅果、水果、漿果,偶爾也會尋找玉米和其它糧草穀類為食。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Psittaciformes)、鸚鵡科(Psittacidae)
體長:m(17寸)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分佈
分佈地區廣闊,北從巴西的亞馬遜盆地、巴西高原,南經巴拉圭到阿根廷東北部。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整體概述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伊力格氏金剛鸚鵡公母的性別在外觀上無較明顯的差異,但母鳥前額的紅羽比公鳥少,幼鳥的頭部則無紅色羽毛,而是有著像紅肩金剛一樣的藍羽;它們主要棲息在熱帶與亞熱帶的常青樹林與落葉性樹林內,特別喜愛棲息於森林邊緣地帶以及近水源地的林地,在巴西的北部─巴西亞,它們大多棲息於海拔1000m以下的森林內,空曠的地區較難見到其踪跡,在巴西亞的族群棲息地部分地區與斯皮克斯金剛鸚鵡(Spix;sMacaw)相鄰或重疊,繁殖期外的時間多成對或一小群聚集活動,天然食物有種子、水果等,也會至玉米田與穀物田中覓食,無其它更詳盡的記載,繁殖季時築巢在中空的樹洞內,在巴西繁殖期約在12月,阿根廷約於2月;由於棲息地的過度開發及破壞與人為盜捕使其數量大量減少,在巴拉圭的族群已瀕臨絕種,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是華盛頓公約附錄一 之一級保育類鸚鵡,也受當地政府的法律保護;籠養的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比大多數的金剛鸚鵡安靜,且破壞力較小,但最好還是能提供它們新鮮樹枝或玩具供啃咬,剛引進飼養時較害羞,但適應環境後則變得健壯,對環境也變的較不敏感,剛進口的鳥適應溫度不宜低於攝氏15度。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繁殖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是最多產的金剛鸚鵡之一,其窩卵數也是金剛鸚鵡中最多的種類之一,在國際間的繁殖成果十分成功,繁殖難度較許多金剛鸚鵡低些,繁殖期間不應時常打擾,它們對巢箱的檢查十分敏感,過度的人為乾擾行為會使得它們緊張與不安,若飼主在繁殖其間時常開翻巢箱可能會導致親鳥不小心弄破蛋的情形,一窩約產4-5顆蛋,不同於一般中大型鸚鵡,每顆蛋生出的時間通常間隔3天,與一般中大型鸚鵡的2天不同,所以孵化後的幼鳥年紀可能相差10天甚至10多天,孵化期約24-26天,10-12週後羽毛長成。
藍頭金剛的繁殖成果是非常少見的,主要因素還是數量太少且多在歐洲地區,其價位高昂也是原因之一,籠養鳥繁殖季大多起於春天,一年可繁殖2次,有些親鳥會全年繁殖,繁殖期時公鳥明顯變的有攻擊性與侵略性,繁殖者多使用一般木製直式巢箱(12x12x24),一窩約產2至4顆蛋,孵化期約26天,幼鳥約3個月後羽毛長成。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體形特徵
體長43CM。鳥體大部份為綠色,前額有紅色小片的羽毛,下腹部兩側有類似V字型的橘紅色羽毛,頭頂靠近鳥喙的地方為深藍色,頸背和臉頰兩側帶有點藍綠色,翅膀和其主要覆羽為藍色,翅膀邊緣則為藍綠色,翅膀內側的覆羽為橄欖綠,尾羽為藍色,尖端並帶有一點紅棕色,尾羽內側為橄欖黃,鳥喙為黑色,臉部的裸皮為白色,虹膜為橘紅色。成年公鳥的前額紅色羽毛比較多,而母鳥前額的紅毛則很少。但是幼鳥的前額紅色羽毛也很少,所以無法分辨公母。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習性
藍翅金剛喜歡棲息於森林中靠近水源的地方,也喜歡沿著靠近海岸的森林活動,在繁殖季節通常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急速的飛行的方式很特別,和一般的小金剛並不相同。叫聲粗嘎刺耳,通常早晨和黃昏會定時大聲鳴叫。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飼養摘要
籠養的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比大多數的金剛鸚鵡安靜,且破壞力較小,體型與黃領金剛相仿,但最好還是能提供它們新鮮樹枝或玩具供啃咬,剛引進飼養時較害羞,但適應環境後則變得健壯,對環境也變的較不敏感,剛進口的鳥適應溫度不宜過低或溫差過大,飲食方面請給予適量的種子堅果食物搭配定量的蔬菜水果、蛋類食物如水煮蛋或蛋黃飼料、煮熟的穀物種子糙米飯、煮熟的地瓜、發芽種子等等,可使他們更健康更有活力,也建議給予寬廣的活動空間。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食性
大部分是種子、堅果、水果、漿果,偶爾也會尋找玉米和其它糧草穀類為食。
籠養的伊力格氏金剛鸚鵡比大多數的金剛鸚鵡安靜,且破壞力較小,體型與黃領金剛相仿,但最好還是能提供牠們新鮮樹枝或玩具供啃咬,剛引進飼養時較害羞,但適應環境後則變得健壯,對環境也變的較不敏感,剛進口的鳥適應溫度不宜過低或溫差過大,飲食方面請給予適量的種子堅果食物搭配定量的蔬菜水果、蛋類食物如水煮蛋或蛋黃飼料、煮熟的穀物種子糙米飯、煮熟的地瓜、發芽種子等等,可使他們更健康更有活力,也建議給予寬廣的活動空間。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大叫的處理
1.大叫時完全不理他(除非鳥有外來危險),直到他安靜時才讓他出籠,他大叫時千萬不可以罵他,或大聲說”不要吵”都是沒用的,鳥會以為你在呼應他,下次會更大聲的來跟你呼應。
2.當不吵時,給予口頭獎勵或食物.如同Paleo所說的,如果鳥儿知道用其他方法,能更有效的引人注意,它們大叫的頻率便可減少。
3.用學會說話或口哨代替尖叫聲。
4.給他玩具,或用很低沉的語調跟他說幾分鐘的話。
5.鳥見到主人時,不馬上讓他出籠,直到他平靜下來。
6.早晨傍晚大叫是很正常的,因為鸚鵡是群居的動物,早晚要呼喚同伴,傍晚回巢時要點名,以確定親朋好友是否平安如果要改善,就改變他的生理時鐘(如光線,早餐時間)。
7.鳥兒亂叫或大叫的誘因很多,只能減輕(mitigate)不能消除,有些鳥像金太陽太黏人,主人忽然消失而大叫,很難去改正的。
8.還有蓋黑布的方式,這個方式是很多人知道的,就不詳述了。
9用其他鳥或是主人高於他的階級性來減少尖叫.這點比較需要時間及訓練技巧.簡單的說,階級高於他就能服鳥.國外常用加入群體中來消除鳥的任性及為所欲為。
伊力格氏金剛鸚鵡咬人的處理
1堅定的跟他說NO(堅定不等於大聲,堅定等於您的語氣,有人會用”不可以”代替NO)。
2用很鄙視,難看的眼光看他,鸚鵡?對會看人的臉色,您可試試看。
3並連續叫他上手(STEP UP)再放回去,鳥不懂處? ,讓他服從命令是最好的處罰
另一種治鳥咬人的方法
1在鳥快咬時,晃一下手,讓他失去平衡,但別真的掉下來。
2此種方式只對大部分中大型鸚鵡有效,對小鸚等小型鳥失敗率高。
文章來至於:鳥類網
希望這邊翔帥寵物生活館能幫到各位剛接觸鸚鵡飼養的朋友!
如需要更多鸚鵡用品用具,可以來翔帥寵物生活館購買我們是台中鸚鵡專賣店,包含的鸚鵡飼料、鸚鵡玩具、鸚鵡奶粉、鸚鵡鳥籠等等甚至是鸚鵡販賣跟鸚鵡寄養寄宿也有,歡迎住台中的各位鳥友可以到府光臨
*如果有什麼關於鸚鵡飼養、鸚鵡販售及鸚鵡購買、鸚鵡寄養寄宿等問題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們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