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達錐尾鸚鵡

南達錐尾鸚鵡

【物種名稱】南達錐尾鸚鵡
【又名】黑頭巾鸚哥
【拉丁學名】 Nandayus nenday
【英文名稱】 Nanday Conure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錐尾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30公分(12吋)

南達錐尾鸚鵡亞種

目前並無以知亞種

南達錐尾鸚鵡外型

這種鸚鵡鳥體大部分為綠色,胸部下方以及下腹部、翅膀內側覆羽、尾巴內側覆羽以及背後均為黃綠色;頭部為黑色,喉嚨以及胸部上方有著深藍色的羽毛,大腿下方為紅色,飛行羽為藍色,尾巴上方為橄欖綠尖端帶有藍色,尾巴內側以及翅膀內側為黑色;眼睛外圍有一圈灰白色的裸皮,鳥喙為黑色,虹膜為棕色。

棲息環境和習性

南達錐尾鸚鵡主要棲息於充滿樹木以及棕櫚,從乾燥到潮濕的平原地區,是潘塔諾(Pantanal)區的典型代表鳥種【注:潘塔諾(Pantanal)是世界上最廣大和最富饒的生態系統,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溼地。從巴西中西部延伸、到玻利維亞東部、和巴拉圭東北。潘塔諾(Pantanal)在雨季中涵蓋了200,000平方公里。類似先前所介紹的桃額錐尾鸚鵡(Peach-fronted Conure)所棲息的雷歐巴拉圭(Rio Paraguay)】。有時候他們會前往鄰近人類居住的地區活動,或是在公園、以及農耕區覓食,而造成當地穀類作物相當程度的損壞,因此當地農民相當厭惡他們。

南達錐尾鸚鵡通常會組成6到40只不等的群體,有時候會聚集高達300隻的龐大族群,也會在棲息的樹木附近聚集大批的同伴,時常和當地的另一種—和尚鸚鵡(Monk Parakeets)一起集結行動;他們的個性並不內向,通常都可以在有限的距離內接近,他們一整天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棕櫚樹上或是在地面、高大的草叢以及灌木叢覓食。在覓食的時候相當難以發現,因為他們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然而他們還是會因為吵雜刺耳的叫聲被輕易發現。他們每天都會到地面上的水坑以及小河等地飲水,會先停在比較低的灌木叢,然後懸吊身體看能否接近水源,最後再用鳥喙輔助爬到地面來飲水;如果有任何警訊,會大叫著飛走,然後停在附近的灌木叢或是樹上,觀察危機是否解除。在飛行的時候會伴隨粗啞刺耳的鳴叫,老遠就可以聽見。

食物:

南達錐尾鸚鵡主要以種子、漿果、水果、小堅果、昆蟲以及幼蟲等為主食。偶爾也會造訪農耕區,尋找果園中的水果和田中的玉米穀類等作物,有時候也會到地面上來進食含有礦物質的泥土或是小石頭。【注:野生南達錐尾鸚鵡因為進食許多未成熟的果實含有毒性亦不好消化,因此需要進食泥土或石頭中幫助排除毒素或消化,飼主千萬不要模仿給寵物鸚鵡吃小石頭或是泥土,這樣很可能卡在嗉囊無法排出,適得其反!】

【地理分佈】

巴西、玻利維亞東南、巴拉圭、阿根廷北方等地

文章來至於:鳥類網

希望這邊翔帥寵物生活館能幫到各位剛接觸鸚鵡飼養的朋友!

如需要更多鸚鵡用品用具,可以來翔帥寵物生活館購買我們是台中鸚鵡專賣店,包含的鸚鵡飼料、鸚鵡玩具、鸚鵡奶粉、鸚鵡鳥籠等等甚至是鸚鵡販賣跟鸚鵡寄養寄宿也有,歡迎住台中的各位鳥友可以到府光臨

*如果有什麼關於鸚鵡飼養、鸚鵡販售及鸚鵡購買、鸚鵡寄養寄宿等問題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們粉絲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