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嘴鸚鵡

中文名:厚嘴鸚鵡

英文名: Thick-billed Parrot

整體概述:

厚嘴鸚鵡是一般人比較少會注意到的種類,除了其知名度不高以及沒有諸多近親亞種外,也是因為所剩的數量相當稀少珍貴,國際鳥業間也鮮少窺見其芳踪,價位高昂,人工繁殖鳥難尋,有一近親為褐頂鸚鵡(Maroon-fronted Parrot),此種類的珍稀程度就更為高漲,是難得一見的鳥種,日後有機會也會在此介紹給大家認識;此兩種鳥類外型皆相似於金剛鸚鵡型的鳥兒,尤其厚嘴鸚鵡與紅額金剛有許多相似處,厚嘴鸚鵡與褐頂鸚鵡的體型約略大於栗額金剛。

地理分佈:

主要分佈於墨西哥西北部,可能還有極少部份存在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南方。

飼養摘要:

厚嘴鸚鵡是相當吵雜且活動力大的鳥種,其叫聲尖銳且持續,偶爾聽起來像是人的笑聲,強壯的嘴喙也有著相當的破壞力,野生鳥在飼養易受驚嚇且不易適應環境,人工繁殖鳥則會在短期內就可以適應環境與天氣,羽毛狀態可能會因為環境或是飲食而有不佳甚至是拔毛的情況,宜多加註意,飲食上大部分同於其它中大型鳥,不宜安置與其它安靜的鳥類太近;飲食上不妨因應其野地習性-多給予松子、松果類食物為主食也許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繁殖:

國際間的鸚鵡養殖中很少見到成功的繁殖,但也有文獻提到繁殖上不會太困難,大致上同於小型金剛的養法,鳥舍的設置不宜太小,巢箱深度要夠且置放於鳥舍最上處,繁殖期約始於七八月,但若熱帶地區可能須一段時間適應環境與天氣後會有比較正常的繁殖週期,母鳥一次約產2-4顆蛋,孵化期約為26天,雛鳥於2個多月大時羽毛長成。

習性:

厚嘴鸚鵡與卡羅萊納鸚鵡(Carolina Parakeet)是唯二曾經生長於北美洲、地域跨越至美國的鳥種,後者在1920年時則已絕種,受到伐木業、狩獵、礦業開採、掠食者以及黑市捕捉等影響使得厚嘴鸚鵡數量急速下降,至今也外數量約在2000-4000只左右,在70年代時已被認為是濱危物種;厚嘴鸚鵡生活在高海拔的松木森林內,棲息地大多為海拔1200-3600公尺高的地區,他們相當倚賴松木林,築巢於松木樹洞中,主要取食松木種子、松果等等,通常都是群體活動與覓食,群體飛行時常常成V字狀,非常適應高海拔與北美洲這類型的寒冷環境;而每年的七月至九月通常為厚嘴鸚鵡築巢的時期,松木亦是其主要的築巢點,他們通常是群居的築巢者,有一定比例的松木里有2-3個厚嘴鸚鵡的巢穴,幼鳥通常在巢中待兩個月,七個月大時則會獨立離巢生活。在80年代時於美國亞利桑那有一波厚嘴鸚鵡的野放行動,但是野放後的鳥兒大多因為喪失野地求生判斷能力以及無法分辨與躲避獵食者而無法存活,所以幾乎所有的野放作業最後都宣告失敗,相當可惜;在保育團體的推動下,墨西哥政府也有規劃了特定區域保護他們的棲地與族群。

形體特徵:

體長38cm (15吋)。

食性:

餵食上以種子飼料為主,蔬果、堅果等等各類食物也都建議常餵食。

文章來至於:鳥類網

希望這邊翔帥寵物生活館能幫到各位剛接觸鸚鵡飼養的朋友!

如需要更多鸚鵡用品用具,可以來翔帥寵物生活館購買我們是台中鸚鵡專賣店,包含的鸚鵡飼料、鸚鵡玩具、鸚鵡奶粉、鸚鵡鳥籠等等甚至是鸚鵡販賣跟鸚鵡寄養寄宿也有,歡迎住台中的各位鳥友可以到府光臨

*如果有什麼關於鸚鵡飼養、鸚鵡販售及鸚鵡購買、鸚鵡寄養寄宿等問題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們粉絲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