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動物學家,兼任野生動物救援(Wildaid)的組長訴說
(金肩鸚鵡)
金肩鸚鵡身長26厘米左右,體重58克左右,屬於小型長尾鸚鵡,比虎皮鸚鵡要大,從外觀上就能看出來該種鸚鵡的顏色非常奇特,完全顛覆我們對鸚鵡色彩的認知,這也是它們的迷人之處,怪不得它們又被人們稱為:異色金肩鸚鵡。
學者說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北部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鸚鵡,西布耶教授考察這種鸚鵡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為了研究這種鸚鵡,教授幾乎在昆士蘭地區,整個約克角半島不知道搜尋了多少回了。
凡是具有奇特長相鸚鵡,多是特定環境中產物,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金肩鸚鵡只在以上這些地區分佈,並且它們是留鳥,沒有遷徙的習性。
金肩鸚鵡生活習性:
該種鸚鵡主要在桉樹和千層樹為主的開闊森林地區繁育後代,一般不會選擇遠離水源的地區築巢。
平時多數以家庭為單位的小群體活動,飛行速度很快。
它們的主要食物都在地面上,由於它們嘴巴小不適合在樹上覓食,倒是特別鍾愛吃草地上的草籽,小昆蟲,只要能觀察到它們的時候,它們幾乎都是在地面忙碌著尋找食物,這點和我們常見的麻雀習性相似。
它們的食物都很微小,每天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尋找食物,遇到雨季是個大麻煩,這種天氣對金肩鸚鵡的生活影響很大,不能夠正常覓食會餓死不少小鸚鵡,當你親眼見到它們的時,你就能夠體會到它們的生活是非常艱辛的。
金肩鸚鵡現狀:
此種鸚鵡雄鳥比雌鳥色彩漂亮,它們不具備模仿人類語言的能力,但是卻很受人們的喜愛,主要原因是雄鸚鵡色彩艷麗,性格安靜,叫聲十分的悅耳動聽,是不可多得的觀賞性和鳴唱性鸚鵡,非常適合籠養。
在50多年前,歐洲人就發現了這種鸚鵡的優點,開始進口金肩鸚鵡,那個時期它們遭到大量的非法捕捉,後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佔領了它們的覓食場所,現代農業的發展毀掉了它們的棲息地。
目前金肩鸚鵡的棲息地過於分散和碎片化,嚴重影響了它們的繁殖,目前野外的種群數量非常稀少,原有的棲息地已經看不到這種鸚鵡了。
西布耶教授認為金肩鸚鵡野外數量不超過500隻,比金剛鸚鵡還要稀有;但是人類的盜獵行為並沒有停止,越是稀有就越是珍貴,越是有人想要。
就目前金肩鸚鵡的情況來看,已經是瀕危物種了,以後即使有人出再高的價格都不一定能買得到金肩鸚鵡了。
該種鸚鵡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种红色名錄中,再不進行搶救性的保護,金肩鸚鵡的滅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