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
英文名: Duivenbode’s Lory
整體概述:
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褐色吸蜜鸚鵡)的羽色與大部分的吸蜜鸚鵡不同,外型及羽色只有和暗色(琥珀)吸蜜鸚鵡(Dusky Lory)有點相似,算是較特殊的吸蜜鸚鵡,有2種亞種─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 Chalcopsitta d. duivenbodei )與紐曼氏褐色吸蜜鸚鵡( Chalcopsitta d. syringanuchalis ),後者的頭部與背部的羽色較深,有些帶點深紫色的色澤,全球的數量約在5萬隻上下,而在國際間的鸚鵡養殖業中牠們是十分稀少的種類;手養幼鳥非常友善愛玩,相當親近飼主,是美麗又適合當寵物鳥的吸蜜鸚鵡。
地理分佈:
棲息於新幾內亞北部。
飼養摘要:
籠養的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數量並不多,因為我們鄰近東南亞,所以走私或進口進來的野生吸蜜一直很多,市場上多為野生鳥,吸蜜鸚鵡野生鳥是非常多,他們是活躍及吵雜的吸蜜鸚鵡,剛飼養的成鳥對人有提防心,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強壯也會信任飼主,喜愛洗澡。
繁殖:
由於籠養數量很少,許多在國內見到的多為野生鳥,所以繁殖成功案例自然不常見,成對繁殖效果應較佳,大約3月時進入繁殖期,繁殖期時公鳥變的較有攻擊性,有人接近時會拍動雙翅示警,母鳥開始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待在巢中,一次產2顆蛋,有些母鳥在生下第2顆蛋時才開始孵蛋,孵化期約24-26天,羽毛長成約3個月。
習性:
主要生活在海拔200m以下的潮濕森林、森林邊緣地帶、海岸平原等低地內,通常成對或一群約6-8只一起活動,常群聚在樹頂上活動,也常和彩虹吸蜜鸚鵡聚集在開花的樹上,其繁殖行為不甚清楚,繁殖期應該是在4月間,其棲地的破壞與盜捕至寵物市場嚴重地影響了整體數量。
形體特徵:
體長31cm(12吋)。
食性:
天然食物有水果、花蜜、花、種子、昆蟲等。
相關亞種:
紐曼氏褐色吸蜜鸚鵡
文章來至於:鳥類網
希望這邊翔帥寵物生活館能幫到各位剛接觸鸚鵡飼養的朋友!
如需要更多鸚鵡用品用具,可以來翔帥寵物生活館購買我們是台中鸚鵡專賣店,包含的鸚鵡飼料、鸚鵡玩具、鸚鵡奶粉、鸚鵡鳥籠等等甚至是鸚鵡販賣跟鸚鵡寄養寄宿也有,歡迎住台中的各位鳥友可以到府光臨
*如果有什麼關於鸚鵡飼養、鸚鵡販售及鸚鵡購買、鸚鵡寄養寄宿等問題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們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