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鳳鸚鵡飼養與雌雄玄鳳鸚鵡鑑別

 

 

Nymphicus hollandicus,Nymphen-Sittich,Cockatiel

玄鳳鸚鵡基本介紹

學名: Nymphicus hollandicus
壽命: 10 – 14 年 (野外)
科: 鳳頭鸚鵡科 Cacatuidae
質量: 90 克 (成年) 網路生命大百科
目: 鸚形目 Psittaciformes
身長: 30 – 33 公分 (成年)

玄鳳鸚鵡,學名為雞尾鸚鵡(Nymphicus hollandicus),又叫高冠鸚鵡、紅耳鸚鵡、福面鸚鵡、卡美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鸚鵡之一,也是國內最普遍的中型鸚鵡。價位合理、繁殖數量多使得它們相當的普遍,手養幼鳥溫順活潑,喜愛親近主人,是不錯的選擇寵物鳥。雞尾鸚鵡有許多培育羽色變種,市面上也陸續出現較不常見的變種,其售價通常比常見的灰色、黃化白色、珍珠等高出許多。

玄鳳鸚鵡在歐洲已被飼養約二百多年,早在1800年時就被帶到了歐洲,約在公元1845年時在歐洲首次被繁殖成功,但是第一個顏色突變品種直到1940年左右才產生,之後距今60多年裡成為十分普遍且受歡迎的寵物。它們在全世界的總數量超過1百多萬隻,而且數量仍持續地增長中,其族群十分穩定且安全。

玄鳳鸚鵡體長30~33厘米,體重80-100克,平均壽命18~20多年,也有短命如5至10年,已知的活得最久達36歲。營巢於樹洞,產卵4~5枚,雌雄共同孵化,孵化期約19~21天,育雛期約50天,野生玄鳳雛鳥1年後性成熟。是鳳頭鸚鵡科中的一種小型鸚鵡。主要廣布於全澳洲,尤其是澳大利亞內陸地區

玄鳳鸚鵡的主要食物為各種植物種子、果實、嫩芽嫩枝等,也會吃農作物穀物類,在一些地方是農業害鳥。

玄鳳鸚鵡那獨特的鮮黃色頭冠會在受驚或興奮時豎起,而它們平常放鬆時頭冠就會微微傾斜,若緊貼頭部時則是生氣或自衛時。個性溫馴、乖巧又很容易照顧,因此廣受歡迎而成為流行的寵物鳥。但有卻相當的神經質,個別膽小容易受驚嚇,一點驚動就會使它們陷入恐慌之中,它們情緒會隨冠羽變化。叫聲清脆響亮似吹口哨,有的叫聲類似——嗷——嗷——聲,給人以空曠、荒涼之感。雞尾鸚鵡主要玩賞和觀賞體型羽色

 

雞尾鸚鵡的飼養

雞尾鸚鵡吃的與牡丹鸚鵡、虎皮鸚鵡差不多,飼料主要有穀子、黍子、碎玉米、稻穀、高粱、麻籽、葵花籽、雞蛋小米等。粒料搭配比例穀子40%,黍子20%,稻穀或高粱10%,碎玉米10%,麻子或葵花子20%,把幾種飼料混合均勻即可。

夏秋季多餵些新生長成熟的嫩玉米、嫩高粱穗、谷穗等,對鸚鵡很有好處。各種水果和青菜也要飼喂,但別太多,以免拉稀。墨魚骨或鈣片也應時常補充,以免缺鈣和發育不好以致繁殖會產軟殼蛋。平常也要補充些清潔沙礫,高粱到穀粒之間大小沙粒都可。

在繁殖期交配前也要加餵些雞蛋小米,或者熟雞蛋,雞蛋煮熟切開兩半放在籠中。

雞尾鸚鵡喜歡空氣流通環境,不耐悶熱閉塞環境,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應加強通風。冬季注意保暖,雖可耐受10℃左右過冬,但室內溫度最好不低於15℃。

雞尾鸚鵡的雌雄鑑別:

1. 看臉上紅斑及翅尾羽斑紋:

常見的原種及黃化種,雄鳥臉頰斑的顏色深,特別是在發情期;雌鳥臉頰斑的顏色稍暗淡。雌鳥翅羽及尾羽下側具黑或黃色橫斑。幼鳥的體色相同,翅羽及尾羽這方面特別是花色(珍珠)種,雌雄很難鑑別。

2.骨盆:

也類似牡丹鸚鵡一樣。就是利用摸泄殖腔口(肛門)上方的骨盆來判斷,如果感覺是兩顆硬硬的骨頭,並且距離較窄,那是公鳥; 如果感覺兩個骨盆明顯分開許多,手指可以有壓入的感覺,兩骨距離較寬,這樣是母玄鳳鸚鵡。

3.看站姿:

公的玄鳳鸚鵡站在槓上往往很神氣,腳很有力,身體為站姿,不總下趴,腳趾尖分開或扒開; 而母的站姿往往是趴著的,肚子緊靠貼在槓上而不騰空,有時候站立腳趾端相靠攏,象個倒八字(不過這點的確是比較難判斷的,因為不絕對)

4.其他行為判斷:

公玄鳳鸚鵡往往膽子大, 動作也較敏捷,且食量大, 運動量也比較大, 鳴叫聲響亮, 會發出連續性鳴叫;母玄鳳鸚鵡則膽子較小,溫順, 運動能力稍弱, 且發出單音鳴叫, 不很連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