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短尾鸚鵡(學名:Loriculus philippensis)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勁有力,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體羽主要是綠色,額頭紅色,頸部覆蓋著金黃色的斑點;喉嚨和胸部上方有大塊的紅色。晚成雛。主要棲息於森林邊緣、樹木繁茂的地區、次生林、果園和椰子種植園。喜成對或成小群活動,也與其他物種混群。一般在樹冠頂層活動,但有時為了尋找合適的食物,也下降到較低的地方。主要吃花蜜和鮮花。分佈於菲律賓。
形態特徵
菲律賓短尾鸚鵡體長約13~14厘米,體重31~40克。體型纖小,尾部較短,體羽主要是綠色,額頭紅色,頸部覆蓋著金黃色的斑點;喉嚨和胸部上方有大塊的紅色;臀部和尾上覆羽是鮮豔的紅色;臀部的兩側松石藍或湛藍色。翅膀和尾巴的底面淡藍色。雌鳥咽喉處缺少紅色,前額裝飾有紅色,在鳥喙基部的周邊有一些淡藍色區域。幼鳥和雌鳥類似,額頭上有小紅斑。鳥喙紅色,腿爪灰色。共有10個亞種,不同的亞種之間,體羽和鳥喙及腿爪都有差別。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森林邊緣、樹木繁茂的地區、次生林、果園和椰子種植園。也出現於村莊附近的竹林和耕地的灌木叢。通常生活在垂直高度低於海拔1250米的平原和低地,這個高度以上,它們比較分散。但有些鳥觀察到可高達海拔2500米。是樹棲鸚鵡,在茂密的樹冠頂層活動。
生活習性
喜成對或成小群活動,也與其他物種混群。一般在樹冠頂層活動,但有時為了尋找合適的食物,也下降到較低的地方。主要吃花蜜和鮮花,在椰子種植園吃椰子發酵的花蜜,也攝取成熟的水果如無花果。因為這種鸚鵡常喜歡懸掛在樹枝上休息和嬉戲,所以也稱懸掛鸚鵡或懸吊鸚鵡。這是一種安靜的小鸚鵡,大多可在晚上聽到充滿旋律的鳴叫聲。
分佈範圍
分佈於菲律賓棉蘭老島、蘇祿群島、錫布延島、宿霧島、巴西蘭島、民都洛島、呂宋及鄰近島、塔布島、馬斯巴特、帕奈、吉馬拉斯、內格羅、朗布隆等諸島、錫基霍爾、薩馬島,萊特島和薄荷島。
繁殖方式
營巢於樹洞或離地面約12米左右的土台壁上,有時也直接採用廢棄的舊巢。雌鳥在搬運用於築巢的材料時,會將巢材藏在側翼羽毛的褶皺裡。一般在3~5月間產卵,通常產3~4枚卵,孵化期約20~22天,雌鳥單獨孵化,幼鳥在5週後羽毛豐滿離巢。
群現狀況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文章來源:華人百科
希望這邊翔帥寵物生活館能幫到各位剛接觸鸚鵡飼養的朋友!
如需要更多鸚鵡用品用具,可以來翔帥寵物生活館購買我們是台中鸚鵡專賣店,包含的鸚鵡飼料、鸚鵡玩具、鸚鵡奶粉、鸚鵡鳥籠等等甚至是鸚鵡販賣跟鸚鵡寄養寄宿也有,歡迎住台中的各位鳥友可以到府光臨
*如果有什麼關於鸚鵡飼養、鸚鵡販售及鸚鵡購買、鸚鵡寄養寄宿等問題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們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