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迴聲鸚鵡
英文名: Echo Parakeet
整體概述:
迴聲鸚鵡是全世界最稀有的鳥類之一,也是最瀕臨絕種危機的鸚鵡之一,在1986時野外的數量只有8 -12只(只有3隻母鳥),1996年時增至40-50只,近年在保育人員的努力之下數量已增至100多只,外貌與環頸鸚鵡(月輪,Ring-necked
Parakeet)十分相似,但羽色較深體型略大,尾巴與翅膀較短,叫聲較為沙啞;牠們原有十幾种血緣相近的亞種分佈在印度洋的島嶼與非亞兩大陸的濱海或海島地區,但是除了迴聲鸚鵡外其它種類已全部絕種,而現今唯一尚未絕種的迴聲鸚鵡也因為各種天然環境的威脅而在絕種的邊緣徘徊,在1987年時開始的複育工作至今仍在進行著,其保育工作不外乎是能希望讓這些極度稀少的種類免除絕種的危機;人工飼養的迴聲鸚鵡數量非常稀少,人工繁殖的成果也不順利,公鳥上喙部為紅色(左上圖),母鳥為黑色(左下圖)。
地理分佈:
現在僅生存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旁的小島─模里西斯,之前可能也曾經棲息於模里西斯旁的Réunion島。
飼養摘要:
人工飼養數量少,其籠養數據不甚充足,但可以環頸鸚鵡(月輪)的飼養數據來做參考。
繁殖:
迴聲鸚鵡的繁殖數量非常地少,保育團體繁殖的幼鳥大部份都會在4-18月後死亡,其原因並不清楚,但經研究過後最有可能的因素是食物營養與飲水不淨的問題,過度的熱量與脂肪可能是主要的原因,所以後來食物的提供便增加一些低脂、低蛋白質的水果與蔬菜來改善;迴聲鸚鵡一次生1-3顆蛋,孵化期約23- 26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2個月。
習性:
迴聲鸚鵡的數量會如此稀少有許多的原因,1.其棲息地只有50平方公里,且島上多遭嚴重的森林地開發破壞,外來植物過度繁衍,殺蟲劑、農藥等化學藥劑過量使用使得食物不足,棲息地因人類開發日益狹小,2.島上引進了許多外來的掠食性的動物,包括老鼠、野貓、獼猴、蒙等,對幼鳥、蛋與成鳥都造成了很大的損失,3.巢穴不足,與外來的環頸鸚鵡和一些當地的鳥類爭巢穴,有時連蜜蜂與白蟻都是競爭對手,巢穴的不足亦是繁殖成果不彰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為棲狹小,天然的暴風就有可能使棲息地嚴重受損,5.可能感染了外來鳥種所帶來的疾病也是隱憂之一,6.繁殖不易,野外的迴聲鸚鵡繁殖時通常只能成功養育一隻幼鳥長大,所以野外數量的成長速度十分緩慢;保育人員在迴聲鸚鵡繁殖期時通常會將第一窩的蛋取出人工孵化或是交給環頸鸚鵡 孵飼養,這樣第二窩會較快生出,也能使胎數增加,如在野外巢穴中有超過一隻以上的幼雛,其它的會在10天大時被抓出巢外飼養,僅留一隻給親鳥飼育,而增加野外的人工巢箱與提供牠們食物也是複育計劃的重點;迴聲鸚鵡主要棲息在高地的原生森林中,也常出現在低地的灌木林中,尤其在覓食的時候,通常成對或一小群一起活動,有時會單獨活動,牠們都習慣性地在樹枝林梢間活動或覓食,幾乎完全不會到地面上活動,繁殖期多在8-1月間,一窩約產1-3顆卵。
形體特徵:
體長35-42cm(13.7-16.5吋)。
食性:
食用各種嫩芽、樹葉、樹液、花苞、種子、水果、樹皮等等。
文章來至於:鳥類網
希望這邊翔帥寵物生活館能幫到各位剛接觸鸚鵡飼養的朋友!
如需要更多鸚鵡用品用具,可以來翔帥寵物生活館購買我們是台中鸚鵡專賣店,包含的鸚鵡飼料、鸚鵡玩具、鸚鵡奶粉、鸚鵡鳥籠等等甚至是鸚鵡販賣跟鸚鵡寄養寄宿也有,歡迎住台中的各位鳥友可以到府光臨
*如果有什麼關於鸚鵡飼養、鸚鵡販售及鸚鵡購買、鸚鵡寄養寄宿等問題也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們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