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行為與服從-該如何正確的飼養觀念分享

其實大多時候鸚鵡會叫是天性,即使加以矯正也不可能完全不叫,尤其是白鳳頭鸚鵡或是金剛鸚鵡等,習慣在早上和傍晚時大聲啼叫,這種天性幾乎是不可能矯正,但是有時候也會有其他令人頭痛的事情發生,包括不願意回到籠子裡面以及咬人或者尖叫想引起注意,鸚鵡並非出生就是會有這些行為的,都是透過平常的生活習慣基於經驗上他們學會了主人要求的特定事情

 

,例如語言、點頭、甚至是其他雜藝,因此飼主要對自己的鳥兒有基本的了解,才能針對鳥兒的問題點下手,硬要過度矯正會加深鳥兒的壓力,反而招致更嚴重的問題行為。從日常生活開始,生活中的每一個點滴,做主人的都要注意。

首先,你要清楚知道鸚鵡那些行為是對的,那些行為是錯的,舉例說,鸚鵡到處亂咬東西是錯的鸚鵡乖乖的上手是對的。

當你對鸚鵡這些行為有了基本分類後,日後你看到它做錯事或者正在做錯事的時候,就應該馬上用否定而且嚴厲的語氣說no !

(當然no只是一個助詞,你喜歡的可以說不行或者其他語句,鸚鵡不會明白no是什麼意思,鸚鵡明白的只是語氣,自然中,鸚鵡是通過不同的喊叫,頻率和語氣去交流和表達意思的)。

使鸚鵡表現良好的最好方法就是訓練他做您希望他做的事情,像是上手、

回到鳥籠、提示下講話等,試著去訓練這些行為,如此一來您的愛鳥就會

明白到底要做什麼事情了,這邊要記住的是鳥兒喜歡因為良好的行為而獲得獎勵,這點其實就跟

我們人類是一樣的,所以請不要吝嗇給您的愛鳥一個大大的獎勵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